婚姻——夫唱妇随 儿女双全
让人喜庆的是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
当年四、五月我就为新桩基盖房做准备,拉砖、拉大梁、拉椽、拉箔子、打胡基等等准备工作。整个砖是从我们砖瓦窑一车一车拉回,木料都是我从两宜、范家乡井庄村慢慢一车一车拉到家,箔子是从安仁用架子车拉回家。随后为了节约节省木工费用,五、六月我利用空余时间将大梁、椽一根一根树皮刮净。七、八月份暑里天因桩基底子过低,我们就为新桩基拉土垫底子,那拉土垫底子不是味道,正是大伏天,两个机动车拉土,在别人家田里硬起土,装土工人都是我每天每上到别人家里叫人,好难啊!随后九月十九开始给桩基打围墙,妻子也快到产期,因我忙于打围墙,我母亲主要做饭,每天三次喂养老母猪,这事由妻子承担。妻子还要田里采棉花、还要帮助母亲给匠人做饭家务活,未等到围墙打成,直到孩子降生的当天,妻子还在帮母亲做饭、喂猪。
到了
来年7月份,在妻祖父、妻祖母的帮助下,我将新房内的顶棚、炕楞板、门窗安装完毕,同时老人让叔丈人奚三法进行了门窗油漆。妻祖父本身是个老油漆工,亲手给我家所有门窗玻璃进行了安装,这才算是个家。
妻祖父、妻祖母也是令我一生难忘的人,是一生帮我救我的亲人!妻祖父、妻祖母两个确实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大好人。记得儿子少强出生后,第一个前来探望的是妻祖母。一个六十五岁左右的老人,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在我妻子身边伺候。随后家里忙着准备过娃的喜事,按农村风俗首先要要打饽饽馍,妻祖母闲不下来,亲自下厨房,和我的母亲及乡里帮忙人一块打饽饽馍,整整辛苦了一天一夜。
感人的事,在孩子满月时,叔丈人奚三法用牛车将妻子、孩子接到了娘家。由于我家加工磨面,机器噪音大的原因,让妻子在娘家多待一段时间,就这样在娘家待了将近两个多月时间。整个伺候料理工作都是妻祖母、妻祖父两个人共同合作完成的。尤其是换洗尿布衣服、晾晒尿布衣服,加之孩子奶不够用,要用奶粉补充,调配奶粉麻烦活,做饭等家务等繁杂事,都落在妻祖母身上。但老人家不怕麻烦,不怕辛苦,伺候到底。四年后女儿马颖出生两个老人依然如此,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祖母呀!
我家中的灶具基本都是妻祖父、妻祖母托人在山西购买,捎到我家。他们也是像我的祖父母一样,非常疼爱他的孙女。妻祖母每次赶集回来,先路过我家,把他们买的肉总要给我们留点,因他们那儿买菜方便,时常让人给我家捎点鲜菜之类的,想的是多么周到啊!
还记得一次,夏季我们家打下好几千斤麦子,没地方放去,装入编织袋中,堆积在凳子上,两个老人家来后看到这种情况,回家后,在他们那儿买了两个大瓮,装入牛车,两个老人赶着牛车将瓮运送我家。当时正是炎热天,恰巧那天我们两个有事不在家,老人把瓮卸下牛车,放在我的邻居黄锁根家,一口水没喝,两个老人又赶上牛车回了家。多么动人啊!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事啊!那是我的亲情瓮,传家宝啊!至今这两个瓮我还保管的好好的。两个老人的大恩大德,我没有来得及回报,就相继去世。当时我家经济还是困难过度期。妻祖母于
时间过得很快,忙忙碌碌、年复一年到了
马斌奎,陕西省大荔县人,生于1964年3月22日,1997年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中文系,现为大荔朝邑中学教师。自幼受父亲的影响爱好书法,注重对汉字的结构进行研究,从小不论严寒酷暑、总是按父亲的要求一个字几遍、几十遍的写,这样有了好的结构基础。90年参加工作后,一直研究书法琢磨毛笔字的奥秘,利用电脑网络学习书法知识,特别受到天津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老师的书法理论的影响,认识到书法要成功,要有两个硬件:一个结构,一个笔法。同时受到启功先生的黄金分割在书法中的应用理论的影响,书写结构上有了重大突破。在书写中学习晋代、唐代书法家们的笔法。他常说:“我只是个普通教师,也没有啥名气,只是走向社会沉淀自己而已。”
同州网(www.tz269.com) © 2011-201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陕西省大荔县丰图大道(东环路)南段 电话:18091366983
Email:webmaster@tz269.com 技术支持:同州网络传媒
陕ICP备12004143号-1